有一个长期奋战在相亲第一线的女性表示,最近相亲的频率降低了。朋友们接连介绍了几个相亲对象,听上去都不错,但是点进微博一看,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欲望了。比如A发的照片上,赫然留着长指甲。B盛赞了一部她觉得难看至极的电影。C竟然是她最讨厌的女明星的粉丝。D喜欢转发心灵鸡汤。
同时,男士们也有苦恼。有一位男士的切身体验是,他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认识了一位挺合眼缘的姑娘,相约人家单独见面。姑娘也很明显非常乐意,于是要求互加微信,这很正常,他也同意了。很快他就通过朋友圈知道了这个姑娘最喜欢的歌,最近在看的电视剧,最喜欢的男明星,去过哪些餐厅吃饭,去度假的照片。
听上去这似乎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,越了解对方越有把握追到手。但是这位男士没有几天就放弃了和她约会的念头。“我们见面到底要谈些什么呢,我现在已经知道了一切我打算在单独约会时问她的问题了。难道我还要演出完全不之情的样子,再问一次吗?”
根据美国一个互联网调研公司的数据,去年有25亿人在使用交友网站(这里说的是专门找对象的网站)一个参加调查的单身男士说:“还有什么比交友网站更方便的吗,你能在20分钟内了解200个单身女孩子的信息。“有22%的男性和19%的女性承认,他们会在第一次约会之前上网搜索对方的信息。大家的普遍愿望是希望提高约会的效率,争取能够一击即中。可惜事实总是不如想象的美好。首先,选择过多并不表示是好事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。当人们被要求从6种巧克力中选一个自己的喜欢的,然后再从30种不同的巧克力里选一个自己喜欢的。前者对巧克力的满意度要高得多。
网络还让人更加吹毛求疵,首先外貌就是个大问题。这个人头发太少,可能会变秃头。不行。那个人肚子太大,应该减减肥。下一个。他的脸上怎么有颗痣?大家都很容易对陌生人挑剔,一旦在网络上发现一点小缺点,好感度就会直线下降。如果是一个熟悉或者已经互生好感的人,也许他脸上的痣并不算什么,有一点小肚子还可能还显得挺可爱。
此外有研究发现,没有太过共同兴趣爱好,并不一定会影响夫妻关系。但是在网络上你很容易排除和你没有共同兴趣的人。有一对在网上认识的英国夫妻Andrew Martin和Julie Ciamporcero,结婚四年,非常恩爱。Julie说:“他喜欢棒球,喜欢吃烤肉,还热衷讨论政治。可我是素食主义者,对棒球一无所知,而且也很少关心政治问题。我们参加通过社交网络的标签,永远不会搜索到对方。还好我们在线下见面了,我们的性格非常合适。”
还有研究人员认为,网络交友让我们都患上一系列“罗曼蒂克失焦症”。线上约会的崛起意味着承诺的整体下降。相比长期关系,搜索“一个更好的伴侣”更加让人兴奋,从长远来看这威胁着婚姻和一夫一妻制。身边有较多女性时,男性更难做到忠贞不渝,这不用科学家研究,我们也知道。